週期化運動訓練之肌肉肥大期與最大肌力期

週期化運動訓練中我們已經提到,肌肥大是肌力增加的基礎之一,而最大肌力對於多數專項運動的發展又是至關重要的。不過值得一提的是,健美訓練要求的是肌肉的全面性肥大以突現線條,但競技運動強調的是運動肌群的肥大,且不造成運動神經對肌力表現的負面影響。

肌肉肥大期也可分為二個階段:肌肉肥大期I與肌肉肥大期II,肌肉肥大期I常用於需要明顯增加肌肉大小與肌力的運動員,使用10~15RM的負荷組間幾乎沒有休息(最多60~90秒),或使用類似健美訓練的技巧,如休息-停歇或遞減組,訓練肌肉至衰竭以達肌肉大量肥大的目的,則負荷介於5~8RM;而肌肉肥大期II則著重於專項運動的肌肥大,類似肌肉肥大I與最大肌力的混合訓練,可幫助快縮肌纖維為之後的最大肌力期作準備,負荷介於5~8RM,組間休息時間大約90~120秒。

下表為肌肉肥大期的參考訓練方法。

最大肌力的訓練有如下的優點:

1、活化運動單位的增加會徵召更多快縮肌纖維

2、爆發力的增加關鍵之一是最大肌力,因此最大肌力的訓練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。

3、最大肌力訓練也有助於提升肌耐力,尤其是短間歇和中間歇運動。

4、最大肌力可提升相對肌力,對於許多運動如:短跑、拳擊、跳高等都非常重要。

而最大肌力的訓練可使用最大負荷法非最大負荷法,其特點在於訓練負荷與組數高,但每組次數較少,建議訓練參數參考週期化運動訓練一書如下表,皆有助於徵召更多快縮肌纖維,重要的是最大肌力的組間休息都需要完整的恢復,讓ATP能量系統再補充,這樣的訓練方法也會增加體內的睪固酮濃度,有助於肌肥大最最大肌力的增加

最大肌力期也可分為二個部分:最大肌力期I和最大肌力期II,最大肌力期I主要著重於肌肉間的適應,主要肌力動作的負荷由1RM的70%增加到80%最大肌力期II主要著重於肌肉內的適應,主要肌力動作的負荷由1RM的80%增加到90%,甚至根據運動項目,菁英運動員可以增加到100%。最大肌力期不同%1RM的負荷反覆次數建議如下表。

有些運動項目會運用等長收縮法來訓練最大肌力,如:技擊選手的抓握力、武術、帆船競速、風帆等,或者也可移至專項肌力期訓練肌耐力,也常使用等長收縮訓練法進行復健運動。當以等長收縮力量對抗阻力時,肌肉張力會逐漸提高至2~3秒達最大力量,接著再約1~2秒快速衰退,而等長訓練負荷再接近最大收縮力量(約80~100%1RM)最有效,下表為建議等長收縮訓練參數。

另外根據研究結果,離心收縮訓練可比等長或等張收縮訓練產生更好的肌肉張力,因此邏輯上可能是較佳的訓練方式,而離心收縮的神經控制較為獨特,其決定哪個運動單位必須活化、需要多少運動單位活化、這些運動單位何時活化、在一個肌群中這些活化過程要如何分配。並且離心收縮訓練法能將力量-時間曲線左移,因為高負荷狀態使肌肉產生高張力,增加爆發力型快縮肌運動單位的徵召而增加肌力。下表為建議離心收縮訓練參數。

在最大肌力訓練期,也可將最大肌力訓練法結合等長-動態訓練離心-等長-向心訓練增強式訓練(低或中負荷),這些技巧都能增加肌力、速度、敏捷、反應力、爆發力及快縮肌纖維的神經衝動傳遞頻率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