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=MC2 質能守恆定律新解

在科學中,尤其生物領域,再尤其運動科學領域,多數人以為的鐵律,其實都只是 #假說( #hypothesis),它可能不完全錯,但也不完全對

例如:眾所皆知的肌絲滑動理論就是「假說」、相鄰關節「假說」、肌核「假說」,而並不是說假說就沒有用,相反地,它有很大的參考價值,代表著從我們目前所知的各種觀察測量推論方法中,它是可信度相當高的一個,但必須注意它的客觀限制和應用

這就好比 #牛頓三大運動定律 與 #相對論,牛頓沒有錯,但隨著越來越多的發現,牛頓的理論無法適用於某些情況,而此時用相對論更能完整的解釋,但它在未來可能也有缺陷處

有做過運動科學實驗(不是讀文獻)的人就知道,相關的實驗有太多限制,很多也不會在文獻中明說,尤其是人體有關的實驗,並且你會發現,目前的研究其實相當缺乏關於菁英運動員的訓練,能取得他們的數據分析就是不得了的事情,要以實驗介入實在難之又難,就算介入了,樣本數不一定夠,信度也是問題,如何區分個體化與共通性?因此你目前所知許多理論的好處,都是針對一般人或初階運動員的那種蜜月期

就像很久以前,我們會直觀的認為,肌肉量越大,肌力就越強,如果把單一運動單元獨立來看,這並沒有錯,但放在人體,剛開始也符合,但到最後你就知道並不是這麼一回事,過大的肌肉甚至不利於最大肌力

談回運動訓練,現代的許多訓練方法都建立在 #速度肌力曲線 上,也就是依據你的運動目標,有計劃、週期性的訓練最大肌力、爆發力、爆發性耐力、速度、敏捷、肌耐力等所謂肌力曲線上的段落,整體來說目的是讓速度肌力曲線右移,因此會使上述提到的肌力種類一起提升

不過這些只對了一部分,以上的效應事實上也只是蜜月期,針對多數的運動,適度(少量)且正確的訓練最大肌力(要知道原因,這跟速度肌力曲線沒什麼關係)有其好處,但過多基本上都是負面效果

而其牽涉到的原因很廣,我會在年末新開的研習中和大家完整說明,至於是什麼主題暫時賣個關子,可說是業界常見,也能說是業界初開,或可說是前所未見

總之,就如相對論一樣,雖然都是假說理論,但可以用更宏觀的角度包容現在的理論與問題,如果要釋出一個詞代表,就是 #協調,任何上述肌力的提升,無可避免都涉及各層面的協調,相反地,在運動場上表現最好的運動員,絕不會是在健身房舉最重的

又例如,#脊椎中立#核心穩定 是現代主流體適能領域奉為圭臬的準則,它就有如笛卡爾的自然律,能解釋與應用的有限:大重量負重、某些體操動作、標準中立站坐躺姿;假設你想談論的是它的遷移效應,我必須說,比你想像中的少,而且以目前主流的方法和計畫,負面遷移更大

除了脊椎中立重心正中,還有一項很重要的——當我們走路時(至少每個人都需要走路),我們需要透過軀幹(脊椎)的側屈旋轉(也就是 #螺旋核心#CoilingCore ),將重心移到其中一隻腳/一側

而平常過多的脊椎中立訓練,會讓你卡在脊椎中立的各種模式,也就是說,當你移動時,上至中樞層級,下至肌纖維層級,仍會傾向以脊椎中立核心穩定,純四肢發力的模式,這對於身體各層面,長期都會有負面影響

更別說是運動員,這樣的力學、神經機制、本體感覺、結構養成,完全不利於需要移動的選手,長期下來,一樣全身是傷,運動表現也不甚理想

容我強調的是,我知道有相當多的文獻證明某某訓練是在某些方面是有效的,但仔細想想,其他方面有效嗎?現在有效一年後呢?十年後呢?標準化測量有效但在場上呢?這些有效在我看來,就像吃精緻澱粉可以短暫補充能量,可以讓身體有資源可以運動生存,但長期吃30年後再測測看身體的能量水平、糖化血色素、腎功能這些更基礎的指標,脊椎中立的不適當訓練就是這樣的概念

利用通勤的時間作了場夢,閒來無事就把夢記錄下來了,望各位客官高抬貴手,有興趣可以陪小弟解解夢,但畢竟是夢也不用太過認真

💌如果你喜歡這樣的貼文,幫你/妳自己按讚、分享,或是留言你們想了解什麼樣的知識或訓練,讓我知道這些內容是對你們有幫助的,也能幫助更多人的

#台灣🇹🇼#台灣健身
#健康#適心健身#健身真文化
#Rightweightleeding#RWLfitness
#LeedingYourFunctionalWeightTrainingAsYourRightWay

#體態結構訓練#功能性訓練#肌力與體能訓練#運動表現#運動傷害恢復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